我爱辽宁,我要为辽宁振兴再加把力!
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玉洁
2021年11月17日,对我来说,是意义非凡的一天!这天,我拿到了大连市的身份证,正式成为一名辽宁人。
身为辽宁人,就要爱辽宁。我要为振兴辽宁再加把力气!
我的家乡在河南许昌,那是一座历史悠久、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。郭沫若先生曾说:“闻听三国事,每欲到许昌”,说的便是我的家乡三国故都许昌——曹操的大本营。我爱我的家乡,但我也更想看看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!
因此,从大学开始,我便以郑州为起点,从老家河南一路南下求学和工作。十多年来,我的足迹遍布郑州、武汉、南宁、澳门四个城市。
你问我,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姑娘来说,南方的蓝天白云、宜人的温度和发达的商业圈,足以吸引我扎根在南方大地上。然而,在当前国家经济重心南移,东北人才外流严重,粤港澳大湾区如此风靡盛行的今天,我和先生为什么博士毕业后,反其道而行之,携家带口选择来到辽宁扎根呢?
因为,我爱辽宁!
我爱辽宁丰厚的文化底蕴!
提起辽宁,众所周知,如果把中国版图比作一只雄鸡,东北是鸡头,辽宁就是咽喉。雄鸡一唱天下白,雄鸡叫声正是从这里开始。从古时金戈铁马的辽西走廊,到今天全线贯通的京沈高铁,山海相连的辽宁一直作为连接华北与东北的重要通道,也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。
正因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,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,有一半屈辱的历史。“一个旅顺口,半部近代史”,寥寥数十字已囊括了旅顺口的辛酸历史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口区,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辖区。1894年,甲午战争爆发,北洋舰队全军覆没,日军攻陷旅顺,并展开了四天三夜的惨绝人寰的屠杀,野蛮屠杀旅顺两万余人,全城仅800人生还。然而,让人始料未及的是,这仅仅是辽宁屈辱历史的开始。为了争夺旅顺军港这个“香饽饽”,沙俄、德国、法国等国制造“三国干涉还辽”,逼迫日本退出旅顺,并于1905年爆发日俄战争,后日本对旅顺进行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。1945年二战结束后,日军撤离中国,苏联开始对旅顺实行军事管制,直到1955年5月,旅顺才正式回归祖国怀抱。今天,在旅顺日俄监狱,我们仍可以看到日本人残暴关押中国劳工、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,对中国人进行迫害的残暴遗迹......这是我们的耻辱啊!
然而,英勇无畏的辽宁人民是不甘屈服列强压迫的,在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,他们反抗着、斗争着。直至新中国成立后,他们用勤劳和智慧挺起共和国脊梁,凭借深厚的工业基础,辽宁很快诞生上千个共和国第一,“第一炉钢水”、“第一枚国徽”、“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”、“第一根无缝钢管”、“第一艘航母”……这些荣耀不仅镌刻着辽宁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还饱含着辽宁人忠诚奉献的爱国情怀。即便在今天,昔日的“共和国长子”慢慢“变老”,但他并没有气馁,它仍在奋起直追;他仍不忘“大哥”风范,疫情中无数次拼命的援助就是最好的证明!
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辽宁人民冲锋陷阵,保家卫国;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辽宁人民忠诚担当,无私奉献;改革开放时期,辽宁人民勇立潮头,持续探索;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,辽宁人民航向如一,澎湃前行。这样一个有情有义,有担当,有温度的地方,叫我怎么不向往?
我爱辽宁这片英雄的热土!
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”,我的先生经常对我说,这是他小时候完完整整学会的第一首歌,是姥爷教他的。老人是位志愿军老战士,生前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。姥爷曾说,“我扛枪打仗,抗美援朝,就是从辽宁丹东跨过鸭绿江,到朝鲜去打击美国侵略者的!许多战友用鲜血和生命保家卫国,捍卫了和平正义。没有他们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、安定的生活,而如今他的大部分战友却不在了……”,说到这,他眼中噙满了泪水……
每次听先生讲姥爷的故事,心灵为之一颤,使我对老一辈革命家更加崇敬!
回溯历史,辽宁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起始地,位于沈阳北大营的军官出于民族义愤打响第一枪,“九一八事变”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;辽宁是解放战争转折地,作为辽沈战役的主战场,辽宁人民鞠躬尽瘁参战并配合后勤工作,辽宁在解放战争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将永载史册;辽宁是新中国国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素材地,1934年,田汉以东北抗日义勇军队伍中的军歌为蓝本,创作歌曲《军歌》。次年,聂耳为《军歌》谱曲,并改名为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;辽宁是抗美援朝出征地,1950年10月19日,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出征,跨过鸭绿江,奔赴朝鲜,“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”的号角从这里吹响;辽宁是共和国奠基地,“一五”时期,辽宁承担了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的24项,占总数近1/6,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“第一”都诞生在辽宁;辽宁是雷锋精神发祥地,雷锋在辽宁工作生活近4年,辽宁省14座城市中,沈阳、鞍山、抚顺、营口、辽阳、铁岭6座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他以实际行动将雷锋精神在辽沈大地生根发芽,代代传承。
在得到辽宁高校的录取通知后,我和先生心有灵犀的选择来到辽宁。你问我为什么选择辽宁?这里不仅有姥爷当年和战友们奋战的足迹,更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的光辉历史,这样一个有激情、有热血、有光环的地方怎能不吸引我们?
我爱辽宁大有希望的未来!
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参加座谈会时对辽宁振兴提出六点要求: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,全面深化改革;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,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;科学统筹精准施策,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;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,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;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建设开放合作高地;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,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。”
我坚信,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,有辽宁人民的顽强奋斗,辛劳劳动,辽宁一定会焕发青春,重振雄风!
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,我应该怎样为辽宁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呢?
首先,我是一个传播者,担负着传播知识,传播思想,传播真理的使命。“师者,人之模范也”,我更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、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,要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把握人生方向。
其次,我是一名“战士”,一名思想教育战线的战士。是战士就要守疆卫土,守护阵地,我所守护的“疆土”是文化阵地,是意识形态阵地。如果我们失守了,就会有错误的思潮来占领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,就会有别有用心的敌人来毁灭我们的下一代。李大钊说过:“青年者,国家之魂。”因此,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,我必须从先辈手中接过代代相传的“辽宁精神”,用热爱祖国、热爱党、热爱辽宁,用热恋的心情来培养我的学生。
最后,我是一位播火者。点燃起理想之火、青春之火、信仰之火,引领学生牢记辽宁红色历史,赓续红色血脉。辽宁这片热土上,红色资源星罗棋布,革命文物光耀千秋,每一处革命旧址、每一段革命往事、每一件革命文物,都是我们党的红色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引导大学生不负韶华,学好本领,学有所长,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祖国服务。
我更是一个孩子的母亲。做人是第一位的,成才是第二位的。我发誓:我一定要用母爱之心,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!我要以温暖之心,倾听他们的苦闷,清除他们心灵的灰尘;我要以真诚之心,与他们沟通学习、生活和工作;我要以正义之心,维护学生的尊严,捍卫公平正义,保护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、快乐地成长!
因为,我是辽宁人。我要争取做一个好老师,用我自己工作的成绩,为振兴辽宁贡献力量!